近几年,陆续有互联网大厂爆出裁员自保的消息,有的没有一点征兆约谈,有的突然一封邮件,还有的找茬,形式各异的裁员手段,让人耳目一新,分分钟刷新三观。被裁者的呐喊和控诉,在如《2022我在大厂负责裁员》等文章里展现的淋漓尽致,让人为之心痛。但是如果你细心的留意,你就会发现大部分都是“工资高,资历老”的老员工,有的35岁左右,有的甚至不到30岁,但是他们基本上不是核心员工。一些裁员的企业明面上说是因为疫情等原因,需要缩减企业成本,但是转头又去招聘网站上招聘大量的应届生,招聘要求中一句应届毕业生优先考虑,不知道寒了多少老员工的心。那我们今天就针对程序员的35岁危机来聊一聊职业道路,深入分析原因,结合个人的经验,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。
职业道路
程序员的发展方向一般有下面四条路径,即技术,管理,交叉和转行,详情请参考下图。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路径,并不是所有程序员都必须这个经历,有些人可能跳过其中的一些步骤,但是这种情况非常少,大多数的程序员都是从基础初级工程师慢慢开始晋级的。以技术路线为例,刚开始的2-3年可以成为中级工程师,5年左右可以成为高级工程师,7-8年左右成为架构师,大部分的30多岁的程序员可能卡在高级工程师或者架构师,无法继续向上晋升,如果成为资深架构师还好,一般属于公司核心员工,就算35岁也不会轻易裁员,比较培养一个即懂技术又懂业务的架构师不容易,因此架构师一般可以做到40岁左右。大部分被裁的都是中高级工程师,因为这些岗位替代性很强,不怕找不到更加廉价的代替者。 危机原因
一般来说35岁左右的程序员,都是家里的顶梁柱,上有父母,下有孩子。经济上有房贷,车贷,子女教育,赡养老人等生活开销;身体上,随着年龄的增加,身体素质大大降低,一些经常熬夜造成的身体损伤已经逐渐显现;心理上,背负着家庭的重担,焦虑和失眠是常客,还要想办法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间的关系,身心俱疲;学习能力上,不仅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明显降低,甚至连学习时间都被工作生活完全占据。在这种情况下,用人单位看到的更多的是用人成本直线上升,管理上,一般的画饼已经不适用了,需要更多的手段和投入;经济上,35岁的程序员一般都有十年的工作经验,工资必然不低,甚至比几个年轻的程序员总和还要高;业务上,家庭事情多,时间和精力都更不上,抗压能力弱;发展空间上,学习能力和欲望低,能力提升慢,新技术更不上,思维固化等问题,注定发展空间不大。相比之下,年轻的程序员性价比高,容易管理,学习知识快,需要支付的薪资低,剩余价值高。而企业的利润来自员工的剩余价值,老员工如果没有性价比,或者性价比低,那肯定会选择年轻的程序员。
经验建议
其实要想解决35岁的危机也不是没有办法,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参考。第一种是选择国企或者外企,国企一般不会轻易裁员,工作相对稳定。而一些国外的IT企业,程序员文化更加浓厚,五六十岁的程序员也不再少数,35岁的你在他们面前可能还是个孩子。当然,这也要需要大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,不管是学历,还是英语沟通能力等等。第二种是更换赛道。正如上方思维导图的中规划的转行路线,你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,利用自己丰富的项目经验和编程思维去开拓第二赛道,可以转行销售,考公务员,编程教学或者自行创业,现在很多的开源项目都有一定的商业价值,需要经验丰富的你去识别项目落地的可能性和价值,很多创业老板已经“万事具备,只差一个程序员了”,你需要找到合适自己的新赛道。可能有人会担心会不会太晚了,想想流水线女工的励志故事吧,当年月薪2300元的深圳流水线女工,奋斗11年,现在是美国谷歌L4程序员,年薪高达180万。不得不说,人生的一生真的很短暂,而且终点早已注定,那还有什么好怕的?此时不搏更待何时?第三种是提高自己的性价比。计算机行业是知识密集型领域,不像其他行业,比如送外卖,最多也就送10个小时到15个小时,出租车司机加班也就从开12个小时到24个小时,而且由于边际效应,产出的质量会越来越差,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顶十个初级程序真的很常见,这个性价比正是公司所需要的,也是普通员工和核心员工的差距。这种核心能力在业内被称为工程能力,一般包含架构、规范、管理、排错这四个方面,架构既包含技术架构,也包含业务架构;规范是指能定义清晰适用的操作和流程规范;管理包含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,一方面要保障自己的日常工作有序开展,另一方面让开发团队平稳运行;排错是在排查重要问题是能清晰快速的定位问题,并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。我自己本人就是通过第三种路径慢慢成长的,这条路径相对容易,不过也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分析业务痛点和架构问题,留心平时日常工作大家都吐槽的问题,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。而且还需要平衡这四种能力之间的差距,举例来说,不能只会分析问题,不懂架构设计,也不能只会做业务不管当前的技术架构问题。记住,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如果不留心观察,机会稍纵即逝。
总结
在国内,35岁危机是大多数IT人躲不开的问题,想要跨越这道坎,就必须要找到合适的职业路径。但是天无绝人之路,条条大路通罗马,找准自己的定位,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,持续努力和积累,人生终将绽放光芒。加油,IT人,用编码改变世界!
(夏天or零度)
职业道路
程序员的发展方向一般有下面四条路径,即技术,管理,交叉和转行,详情请参考下图。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路径,并不是所有程序员都必须这个经历,有些人可能跳过其中的一些步骤,但是这种情况非常少,大多数的程序员都是从基础初级工程师慢慢开始晋级的。以技术路线为例,刚开始的2-3年可以成为中级工程师,5年左右可以成为高级工程师,7-8年左右成为架构师,大部分的30多岁的程序员可能卡在高级工程师或者架构师,无法继续向上晋升,如果成为资深架构师还好,一般属于公司核心员工,就算35岁也不会轻易裁员,比较培养一个即懂技术又懂业务的架构师不容易,因此架构师一般可以做到40岁左右。大部分被裁的都是中高级工程师,因为这些岗位替代性很强,不怕找不到更加廉价的代替者。 危机原因
一般来说35岁左右的程序员,都是家里的顶梁柱,上有父母,下有孩子。经济上有房贷,车贷,子女教育,赡养老人等生活开销;身体上,随着年龄的增加,身体素质大大降低,一些经常熬夜造成的身体损伤已经逐渐显现;心理上,背负着家庭的重担,焦虑和失眠是常客,还要想办法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间的关系,身心俱疲;学习能力上,不仅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明显降低,甚至连学习时间都被工作生活完全占据。在这种情况下,用人单位看到的更多的是用人成本直线上升,管理上,一般的画饼已经不适用了,需要更多的手段和投入;经济上,35岁的程序员一般都有十年的工作经验,工资必然不低,甚至比几个年轻的程序员总和还要高;业务上,家庭事情多,时间和精力都更不上,抗压能力弱;发展空间上,学习能力和欲望低,能力提升慢,新技术更不上,思维固化等问题,注定发展空间不大。相比之下,年轻的程序员性价比高,容易管理,学习知识快,需要支付的薪资低,剩余价值高。而企业的利润来自员工的剩余价值,老员工如果没有性价比,或者性价比低,那肯定会选择年轻的程序员。
经验建议
其实要想解决35岁的危机也不是没有办法,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参考。第一种是选择国企或者外企,国企一般不会轻易裁员,工作相对稳定。而一些国外的IT企业,程序员文化更加浓厚,五六十岁的程序员也不再少数,35岁的你在他们面前可能还是个孩子。当然,这也要需要大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,不管是学历,还是英语沟通能力等等。第二种是更换赛道。正如上方思维导图的中规划的转行路线,你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,利用自己丰富的项目经验和编程思维去开拓第二赛道,可以转行销售,考公务员,编程教学或者自行创业,现在很多的开源项目都有一定的商业价值,需要经验丰富的你去识别项目落地的可能性和价值,很多创业老板已经“万事具备,只差一个程序员了”,你需要找到合适自己的新赛道。可能有人会担心会不会太晚了,想想流水线女工的励志故事吧,当年月薪2300元的深圳流水线女工,奋斗11年,现在是美国谷歌L4程序员,年薪高达180万。不得不说,人生的一生真的很短暂,而且终点早已注定,那还有什么好怕的?此时不搏更待何时?第三种是提高自己的性价比。计算机行业是知识密集型领域,不像其他行业,比如送外卖,最多也就送10个小时到15个小时,出租车司机加班也就从开12个小时到24个小时,而且由于边际效应,产出的质量会越来越差,但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顶十个初级程序真的很常见,这个性价比正是公司所需要的,也是普通员工和核心员工的差距。这种核心能力在业内被称为工程能力,一般包含架构、规范、管理、排错这四个方面,架构既包含技术架构,也包含业务架构;规范是指能定义清晰适用的操作和流程规范;管理包含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,一方面要保障自己的日常工作有序开展,另一方面让开发团队平稳运行;排错是在排查重要问题是能清晰快速的定位问题,并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。我自己本人就是通过第三种路径慢慢成长的,这条路径相对容易,不过也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分析业务痛点和架构问题,留心平时日常工作大家都吐槽的问题,并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。而且还需要平衡这四种能力之间的差距,举例来说,不能只会分析问题,不懂架构设计,也不能只会做业务不管当前的技术架构问题。记住,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如果不留心观察,机会稍纵即逝。
总结
在国内,35岁危机是大多数IT人躲不开的问题,想要跨越这道坎,就必须要找到合适的职业路径。但是天无绝人之路,条条大路通罗马,找准自己的定位,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线,持续努力和积累,人生终将绽放光芒。加油,IT人,用编码改变世界!
(夏天or零度)
相关职位: